·
  • 无障碍浏览
  • 适老化
  • 长者服务
  • 个人中心
2024年上半年全州教育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打算

2024年以来,在州委、州政府正确领导和省教育厅关心指导下,全州教育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以实施教育教学质量提质增效年为抓手,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奋力推动黔南教育在全省走前列、作贡献,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聚焦教育政治属性,持续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不断夯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思想根基。先后召开州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州委教育工委会议、全州教育系统党建工作推进会、党纪学习教育专题部署会、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会等30次,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校园安全、学校思政课建设、党纪学习教育等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持续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州委、州政府始终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动摇,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调研指导教育工作,到联系学校为师生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多次对教育工作作出指示批示,州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州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到省教育厅对接汇报教育工作,组织召开高职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州委、州政府分管领导通过调研指导,召开年度教育工作会议、州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州委教育工委会议及相关专题调度会、推进会等形式,亲自研究部署推动全州教育工作,带动县(市)党委、政府认真履行教育工作职责,巩固深化教育工作书记抓、抓书记良好格局。

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认真对照党纪学习教育目标要求和学习重点,统筹指导全州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通过举办读书班、集中学习研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扎实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心走实。指导各学校党组织通过分享、转载等形式送学上门,及时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和《纪律处分条例》解读文章送到师生党员身边,实现教育系统党纪学习教育全覆盖。紧扣教育系统师生党员工作学习特点,充分将党纪学习教育融入到教育教学和教书育人全过程各环节,组织师生党员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等,引导师生党员以反面典型案例为鉴,汲取教训,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指导学校基层党组织书记利用身边案例讲授纪律党课,做到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案中人点醒梦中人

深入实施大中小学党建提质行动。督促指导州委教育工委所属学校及94个党支部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民主评议党员等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巩固拓展高校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成效,建立党支部工作台账,对党支部进行动态管理,不定期对指标任务落实情况进行调度,确保年度目标任务落地落实。扎实开展空白学校清零行动,采取摸清核准底数、分类分批整改、建立完善机制等措施推动全面整改,全州378空白学校已按要求整改完毕。先后向州委组织部择优报送州属学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典型案例3个,向省委教育工委遴选推荐学校党建优秀案例60个。推动清廉学校建设提质升级,条款式梳理清廉学校建设州级工作清单,联合州纪委制定出台《深化拓展五个三工作经验推动清廉学校建设暨廉洁教育进校园提质增效的工作措施》,持续深化清廉学校建设五个三模式,评选州级清廉学校建设示范校17所。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稳步配齐学校思政课教师,全州共有思政课教师8642人,达到高校师生比1:350要求,满足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工作需要。将思政课建设情况纳入县级党政主要领导教育工作督导考核、履行教育职责评价重要内容,纳入学校领导班子政治素质考核和党建成效考核内容,推动县校认真落实思政课建设责任。常态化制度化推动各级领导干部上讲台讲思政课,2024年以来州、县党政领导,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及其领导班子成员上思政课共37264198课时。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作为必修内容,引导全学科教师深入挖掘任教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推动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转变。采取高校+教科所(教研室)+中小学模式,建立州、县两级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服中心,完善校本级教研体系,搭建起州校三级思政教育联动架构。全面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一校一案建设,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与校史、校训、校风等结合起来,打造了一批独具特色、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五星思政党建主题广场、贵定一中红色基因讲习所等5家单位获评贵州省教育系统理想信念教育基地

(二)聚焦教育战略属性,切实提升教育服务发展能力水平

深入实施教育教学质量提质增效年行动。深入实施《黔南州基础教育教学质量跃升三年行动计划》,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2024年高考600分以上人数、特殊控制上线率、普通本科上线率、预估清北上线人数等指标再创新高,取得新高考首考首战胜利。研究制定《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若干措施》,着力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筑牢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根基。出台《黔南州重构基础教育命题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明确重构基础教育命题体系建设有关目标、任务和实施步骤,举办各类命题体系建设研讨会、培训会和命题大赛,加快重构基础教育命题体系。编制全州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校校合格三年规划,完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体系,整体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持续深入开展初、高中教学视导,持续推进学思行悟课堂教学改革,开展全州第三届教师技能大赛。加强州级全学段、全学科兼职教研队伍建设,开展州级学科教研组和学科教研基地校遴选,着力建设州、县两级教科研联合体。

稳步提升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服务发展能力水平。持续服务黔南师院管理体制改革,统筹推进黔南职院、黔南医专、黔南幼专、贵州经贸职院双高建设,大力支持黔南医专升本办学,稳步推进黔南开放大学综合改革,不断提高职高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优化人才培养模式,12县(市)普职融通班计划招生2400人,13所中职学校与省内高职院校开展3+3”“3+2贯通培养招生4855人,瓮安、龙里、三都、荔波、罗甸5所中职校与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开展3+4中本贯通计划招生260人,中职成才渠道和升学空间进一步拓展。都匀职校、福泉职校分别顺利接受省级优质中职学校、强基校复评,为县县办强基、创示范打下坚实基础。深入推进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新增化工智能制造技术、工业自动化仪表2个专业,共建贵州省磷化工新能源材料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福泉)、瓮安公共实训基地、黔南州磷化工及新型储能材料产业技术高等研究院等共性技术服务平台,黔南职院与瓮安、福泉职校联合创新1+1+1人才培养模式,与盛屯等企业共同实施助企惠企项目开展职业培训2400余人次。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截至630日,黔南州2024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去向落实率79.03%,超全省平均水平3.9个百分点,暂列9个市(州)第4位。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果。严格落实各类资助、补助政策,2024年春季学期各级各类学生资助资金应拨2.65亿余元,已于620日全部拨付到位,拨付率100%,惠及学生42万余人次,是全省较早拨付到位的市州。按照按月拨付、次月清算要求,督促县市拨付20241—5月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1.64亿余元,结算拨付率98.7%,惠及学生50万余人次。积极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全州各级各类学校采购农产品44898吨,其中采购省内农产品42037吨,占比达93.63%,超额完成80%的预定目标。扎实做好控辍保学工作,严格执行双线责任制和七长负责制,指导县校做好小升初整班移交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学校后续扶持工作,持续巩固一年级学生6周岁入学成果,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合法权益。深化粤黔协作教育帮扶,签订《广州市教育局 黔南州教育局2024年协作框架协议书》,重点围绕教师队伍培养培训、共建粤黔协作帮扶示范校、深化组团式帮扶等事项开展多元化深层次教育协作,2024年以来广州市选派54名教师到我州帮扶支教,我州选派111名教师赴穗跟岗研修。

大力推广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加强普通话测试管理,坚持实施五公开一统一普通话测试制度,推送18名普通话测试员参加省级骨干培训。创新三字一话比方式,举办全州中小学教师三字一话教学基本功大赛,引导教师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开展第六届诵读中国”“诗教中国”“笔墨中国大赛黔南选拔赛,提升规范用语用字水平。举办全州中小学师生国家通用手语与国家通用盲文技能大赛,推进全州手语与盲文普及与质量提升。挖掘现有语言文字资源,动员广大教师、普通话测试员、高校语言文字技能方面优秀学生深入民族村寨、社区和移民安置点,针对普通话薄弱人群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字活动。联合团州委举办全州青年乡村振兴夜校诵读技能大赛。督促指导学校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评估认定8所州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

(三)聚焦教育民生属性,加快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统筹推动基础教育协调发展。一是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收获新成果。健全完善学前教育教研工作机制,印发《黔南州学前教育教研指导责任区及教研中心组建设方案》,优化全州学前教育教研指导责任区建设。组建专家组赴2024年代表省迎接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创建国家督导评估的福泉市、平塘县开展三轮入园指导,对两县(市)共49所幼儿园开展县域整县帮扶指导,深入查缺补漏、整改提升。积极开展省级实践教学基地和创新实践基地合作园申报,黔南州机关幼儿园、都匀四幼获评省级实践教学基地,都匀一幼、龙里二幼获评省级创新实践基地合作园9个县(市)16所幼儿园复评升类顺利通过省级复评和评估,优质学前教育资源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二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取得新成效。实施义务教育强校提质行动,做好第三批100所公办强校州级中期评估及培育指导,推进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第一批项目县、校评估验收。对照黔南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能力提升工程要求,开展州级过程性评估认定,累计创建31所标准化管理示范校(特色校)。全力支持荔波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攻坚,细致梳理荔波县在学校内涵发展、教学质量提升方面需州级重点支持的需求清单,拟定针对性的指导帮扶措施,开展命题队伍建设专项培训。三是普通高中优质特色示范发展实现新突破。深入实施普通高中分类办学改革,推动都匀二中、瓮安中学全力升创省级一类,贵定中学、惠水民中、独山高级中学、三都民中由省级三类升创省级二类。支持瓮安二中、龙里中学、贵定中学等探索开展特色办学试点,深化普通高中公民同招政策。实施优秀运动员小、初、高一体贯通升学培养机制,有序推进黔南高原足球城后备人才培养改革工作。四是特殊教育专门教育融合发展打开新思路。深入实施黔南州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召开2024年全州特殊教育(融合教育)工作推进会,开展大调研大培训,提高县市特殊教育管理水平。举办全州首届特殊教育(融合教育)教师技能大赛,全面提升特殊教育教师综合素养。举办2024年全州专门教育学思行悟高质量发展研讨活动,邀请优秀专门学校开展专门教育示范课、专题讲座、高质量发展交流论坛,推动全州专门教育发展。

坚持五育并举助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一是深入探索中小学德育特色实践路径。指导县校深入开展德育三个三系列活动,中小学德育一校一案建设全面推进。充分发挥研学基地育人功效,借助平塘国际射电天文科普旅游文化园、洪江东盟国际周美育基地等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都匀三线博物馆、瓮安猴场会议会址等首批贵州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开展研学活动,涵养学生良好品格。加强德育经验宣传推广,对入选2023年全国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典型经验的3名教师育人故事、带班育人方略、主题班会、课堂实录、时政述评等进行展播,在全州范围内宣传推广;向省教育厅报送开学第一课大比武优秀作品8份。二是持续巩固双减成效。始终把双减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持续拓展1+X课后服务的形式和内容,加强校本化拓展课程建设。用好双减工作监测平台,深入都匀、荔波、平塘等地10余所学校调研督导,做好全国双减、课后服务问卷调查统计有关工作。指导县校按照菜单式、多样化的要求,编制学校课程超市,不断满足学生更多个性需求。通过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专项督导检查等方式,联合文旅、科技、市监等部门对校外培训机构开展联合治理,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由518所降到352所,减少166所,治理成效明显。指导县(市)采取向社会公布双证齐全的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致家长一封信、召开主题班会、家长会、法治副校长专题讲座等形式深入宣传双减政策,指导有需求的家长选择合法合规的校外培训机构,远离无证无照机构,保护自身合法权益。聚焦校外培训机构资金运行全流程监管,强化收费管理,录入监管平台机构114所,监管资金165.45万元,化解退费难问题线索3条。三是不断丰富体育美育劳育发展成果。持续开展百万师生阳光体育运动,动员广大师生动起来、跑起来、跳起来;举办全州青少年校园足球、篮球三级联赛,从中遴选优秀运动员参加全省四级联赛;成功承办2024年全省高中足球联赛。支持指导都匀市试点开展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组织班班有歌声展演及评选,举办全州初中美术优质课大赛,开展高中音乐优质课评比1次,推荐3名优秀教师参加省赛获一等奖1名、三等奖2名。邀请省级劳动教育专家到我州开展课程体系建设培训,在全省率先举办小学、初中、高中劳动教育教师技能大赛,建立班级、校级、集团校、县级、州级五级劳动竞赛体系,累计发动60余万名师生家长参与各级劳动教育成果展示观摩暨第二届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技能竞赛。积极争取全省第二届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技能竞赛在我州举办,台账化、清单化推进活动筹备工作。

弘扬教育家精神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一是完善教师补充长效机制。周密组织2024特岗计划工作,计划招聘504人。严把教师入口关,开展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工作,2024年上半年第一批次完成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3621人,其中高中、中职、中职实习指导教师资格1272人。二是实施领军人才培养工程。联合州人社局修订《黔南州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实施细则(试行)》,先后开展7轮次专家集体论证会、教师代表座谈会征询意见建议并修改完善,目前正按程序送审。2021年初认定的州级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开展续聘考核,对省级骨干教师、名师开展全覆盖考核。第二期领航校长培养项目顺利结业,启动实施第三期领航校长培养项目。三是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做好国培”“省培工作,9所学校入选国培计划一对一精准帮扶培训项目被帮扶校,积极争取整县推进项目,争取东西部协作资金举办中学思政教师培训班、教师培训管理者能力提升培训班等州级示范性培训,今年以来共组织中小学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5.1万余人次,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和能力素质提升。四是狠抓师德师风建设。深化拓展师德师风治理成效,结合党纪学习教育开展警示教育,印发酒驾醉驾等问题通报3,组织1200余名教师参加全省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宣讲活动,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五是落实松绑办教育印发《黔南州2024年进校园活动清单》,督促各地各校有效实施教育减负

强化各项保障为教育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一是持续加大教育资源供给。积极争取上级教育专项补助资金5.2亿元,采取联评联审方式分配补助基础教育学校土建项目168个、设备采购23所,预计新增学位1.2万余个,不断增加基础教育资源供给,改善基础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依法保障教育经费落实,2024年以来中央和省级下达黔南州教育专项资金23.11亿元,教育支出6.72亿元(较去年同期提升1.66亿元),执行率29.09%(较去年同期提升7.57%。紧扣上级教育专项资金投向和黔南教育重点难点事项,统筹安排资金800万元支持州属学校改善办学条件,6545万元支持荔波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攻坚,支持罗甸县、贵定县、惠水县各2500万元用于普及普惠创建。有序实施省州民生实事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6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6所,其中6所公办幼儿园已主体完工2所、主体施工4所,6所义务教育学校已完工2所、主体完工4所,均达到预期进度要求。二是拓宽教育信息化建设新赛道。加快推进教育系统数字化转型联合科技部门共同研发巡更系统投放全州1200余所学校使用,在都匀三中等8所学校探索实施信息化校园安防试点,龙里中学信息化安防系统建设得到省教育厅领导肯定。都匀二中获教育部授予中小学人工智能基地学校,都匀市教育局及其4所学校作为全省智能研修平台第一批试点(区)校受邀参加全国2024年智能研修平台应用试点工作经验交流活动。推荐24件实验教学说课作品参加省级评审,11件获奖,2件被省级甄选参加第十届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活动。扎实做好教育系统网信工作,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与我州建立网络舆情防范应急处置机制,有效防范应对网络舆情和网络安全隐患,网络信息安全实现闭环管理,网络舆情总体平稳可控。四是强化教育督导护航教育发展。连续5年对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情况开展评价,今年4月同步开展县级党政主要领导教育工作督导考核州级复查。组建督导组对荔波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攻坚开展过程性督导,建立省、州发现问题整改台账,每月定期调度,实行全程跟踪销号管理。提升教育督导队伍能力水平,组织13名督导人员参加全国教育督导领导干部能力提升专题网络培训班,邀请国家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专家到我州进行培训。组织382所中小学、幼儿园责任督学开展乡村学校专项调研,完成国家教育督导信息化平台信息录入工作。四是织密校园安全防护网。建立黔南州学校安全稳定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月针对突出问题、风险进行分析研判,安排部署相关工作,目前已召开联席会议4次。印发《黔南州学校安全稳定专项整治年行动方案》,开展防范校园欺凌大排查大走访活动和专项整治行动,累计核查分析各类警情、投诉信息及学校自查问题线索2000余条,督促县(市)核查处理疑似校园欺凌问题线索57条。持续深化1530安全教育模式,常态化开展学生安全教育提醒。开展学校及校外培训机构督导检查5次,排查各类隐患507条,督促整改317条,加强防范措施190条。指导县(市)开展打通生命通道行动,在龙里县召开全省学校打通生命通道现场会,相关工作经验获省教育厅高度认可并向教育部推荐。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校园食品安全排查,对3个县(市)教育局和1所高校开展约谈。抓实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和跟踪关注。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优质教育资源供需矛盾仍然客观存在。因城镇化进程加快,进城务工人员和外来随迁人员子女急剧增多,部分县(市)城区学位供给紧张,加上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衡,择校热”“大班额现象依然存在。建立科学有效、资源分配的入学机制还极不均衡,矛盾还比较突出。

(二)教育资金执行率还不高。地方财政困难,上级补助资金及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导致基础教育年度备案项目启动不及时、推进缓慢,影响上级补助资金执行率。

(三)重构命题体系还需下功夫。校、县、州三级命题水平还不够高,命题质量还不能完全满足当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命题工作的组织、制度、后勤等保障体系均有待健全完善。

、下半年重点工作打算

(一)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围绕加强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及学校党建、清廉学校建设、思政课建设等开展调研,推动堵点难题破解。完成贵州盛华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选派,促进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提质增效。抓好空白学校整治。做好三红工程先进典型推荐评选。培育一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员和小小石榴籽解说员,以学校为单元打造一批全国、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召开全州思政课建设工作推进会,组织州属学校开展年终考核。

(二)推动各类教育健康协调发展。学前教育。指导帮助州机关幼儿园升创省级一类示范园,都匀三幼、瓮安四幼等5所幼儿园通过省级三类示范园第二次评估,创建10-15所州级示范园,推进4个学前教育教研责任区建设,缩小县域办园差距。实施园园达标工程,确保179所幼儿园通过省级验收。推进福泉市、平塘县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义务教育完成全州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第一批4个项目县、24所项目学校评估验收,创建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示范校县级达标校60所、州级示范校36所。以都匀市为试点,推进集团内成员校孵化力度,推动匀东新区教育提质发展。支持、帮助荔波县第一批纳入创建国家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省级评估。高中教育。实施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计划。做好普通高中招生工作,推进高中开展特色、自主招生工作。实施优秀学生运动员小初高一体贯通升学培养机制。支持帮助都匀一中实施拔尖人才培养工程试点班。推进都匀二中、瓮安中学升创省级一类,贵定中学、平塘民中、独山高级中学等升创省级二类。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强化中职招生宣传,促进全州中职招生规模达2.3万人以上,普职融通招生2400人、中本贯通培养260人。鼓励支持优质中职学校申报省级、国家级优质中职学校,支持都匀职校创建省级优质中职学校、福泉职校完成强基校验收。持续浓厚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氛围,开展中职教能力提升培训。推进黔南医专升本及黔南幼专、贵州经贸职院双高建设,指导黔南职院接受省级双高验收、申创国家级双高建设项目。完成行业产教共同体申报评审工作,促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

(三)教师队伍建设。持续开展优秀典型选树做好第40个教师节庆祝活动,以州委、州政府名义表彰60个先进集体、100名优秀教师、50名先进教育工作者,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突出领军人才培养。深入实施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工程,做好中小学黔灵名师和省级骨干教师评选工作,遴选评定全州基础教育优秀人才(200名教坛新秀、100名骨干教师、20名学科带头人,20名名师、10名名校长、20名名班主任),加强已聘基础教育优秀人才管理,促进示范引领作用发挥。有序推进第三期领航校长培养项目。提升教师培训质量。实施好国培、省培计划,实施优秀校(园)长领导力提升、心理健康骨干教师、中学校长赴穗跟岗挂职等州级示范性培训项目,注重参训学员选派及管理。加强日常监督管理持续深化酒驾醉驾、无证驾驶等综合治理,依法依严惩师德失范行为,强化跟踪督查和典型问题通报,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

)深化教学教研工作。选优配强教研队伍。遴选4名教研员,按需充实州级教研员队伍,基本配齐高考学科专职教研员。从全州抽调优秀学科骨干教师组成专项工作小组,阶段性支持配合完成系列重点教研工作。开展中高考质量分析。多形式多角度开展2024年中高考质量分析,按照《黔南州初高中教学质量评估办法》给予分类评价。开展基础教育教学视导。2023年已视导的38所公民办普通高中学校、67所初中学校进行回头看,对没有视导的学校进行全覆盖。紧扣荔波县的国家质量监测关键问题,组建小学阶段全学科专家组队伍,对其49所小学实施全覆盖教学视导,强化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缩小校间差距,提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攻坚的软实力。强化队伍素质能力培养。以都匀市、独山县为试点县,推动县校校本化教学手册的编制与使用,实行精准分层辅导。开展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项目州级评估、验收及过程督导。统筹实施2024省州级中小学教学成果奖评比、推荐、培育培训和2023年以来州级课题培育培训,组织2882021年以来立项未结题的省、州规划课题结题。重构基础教育命题体系建设。加大中高考命题研究,强化命题工作培训和命题队伍建设。

)巩固提升教育保障水平。持续巩固控辍保学常态化动态清零成果,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学校后续扶持工作,全面精准落实教育资助政策,确保应助尽助,不漏一人。加强省、州民生实事项目建设督导力度,按期完成施工任务。坚持教育专项资金定期通报机制,督促指导县校加快教育专项资金执行。督促指导州内高校加强2024年班子成员访企拓岗,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全面完成双八就业目标。

)筑牢校园安全稳定防线。修订完善相关文件。修订《黔南州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工作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黔南州学校门窗通道疏散逃生设施改造参考指南》《黔南州教育系统重大气象灾害天气应急叫应工作指南》,确保发挥最大功效。强化协调联动。用好学校安全稳定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联席会议机制,紧盯影响学校安全和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突出问题,深化风险防范化解,全力减少学生非正常死亡、遭受不法侵害等案事件盯紧重点环节重点任务抓实暑期安全大家访、9月学生安全宣传教育月等重点工作,印发《黔南州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实施措施(20242026)》,调整优化平安学校创建考核评价指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